梁鸿列传 - 后汉书

← 返回《后汉书范式列传乐羊子妻列传

梁鸿列传

文白对照

记述梁鸿清高隐逸的一生及其与孟光的相知相守,兼录严光不仕光武之事。

梁鸿早年经历

鸿字伯鸾,
梁鸿字伯鸾, 
人也。
扶风郡平陵县人。 
父让,
父亲梁让, 
王莽时为
王莽时期曾为城门校尉, 
封修远伯,
被封为修远伯, 
使奉
后,
梁让他作为后人奉祭远古时期的少昊帝金天氏, 
寓于北地而卒。
居住在北地郡并在那里去世。 
鸿时尚幼,
当时梁鸿年龄还小, 
以遭乱世,
因为遭遇动荡的乱世, 
因卷席而葬。
于是只好用席子卷起来埋葬了父亲。 
 
太学,
梁鸿后来在太学跟从老师学习, 
家贫而尚节介,
家境虽然贫寒但为人崇尚气节和操守, 
博览无不通,
博览群书,无所不通, 
而不为
却不愿意做离章析句类的注疏之事。 
学毕,
学业结束后, 
乃牧
于上林苑中。
就在上林苑中放牧猪群。 
遗火延及它舍,
曾经不小心遗落了火种引起火灾,火势蔓延烧毁了他人的房舍, 
鸿乃寻访烧者,
梁鸿于是就寻访被烧的人家。 
问所去失,
询问他们所丢失的物件, 
悉以豕偿之。
悉数用所畜养的生猪来赔付他们。 
犹以为少。
有一家房主还嫌赔偿少了。 
鸿曰:
梁鸿说: 
“无它财,
“我已经没有别的财物了, 
愿以身
。”
希望亲自到你家做佣工。” 
主人许之。
这家主人同意了他的请求。 
执勤,
由于梁鸿为他做事勤快, 
不懈朝夕。
早起晚睡从不懈怠, 
邻家
见鸿非恒人,
周围邻家的老人们见梁鸿不是普通人, 
乃共责让主人,
于是在一起责备这家主人, 
而称鸿长者。
而尊奉梁鸿为德高望重的人。 
于是始
焉,
到这时这家主人对他才开始敬重起来, 
悉还其豕。
将他赔付的猪悉数归还给他。 
鸿不受而去,
梁鸿没有接受就离开这里, 
归乡里。
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梁孟婚姻佳话

慕其高节,
有权势的人家仰慕梁鸿高尚的节操, 
多欲女之,
很多人都想将女儿嫁给他, 
鸿并绝不娶。
梁鸿一概谢绝不娶。 
同县孟氏有女,
同县的孟家有个女儿, 
肥丑而黑,
形貌肥胖丑陋并且肤色黝黑, 
力举石臼,
一发力可举起舂米的石臼, 
择对不嫁,
还在挑选对象而未曾出嫁, 
至年三十。
年龄已到30岁了。 
父母问其故。
父母问她为什么这样做, 
女曰:
女儿回答说: 
“欲得贤如梁伯鸾者。”
“希望嫁得像梁伯鸾那样贤能的人。” 
鸿闻而
之。
梁鸿听说后就向她家下了聘礼。 
女求作布衣、麻
孟女向父母要求制作布衣和麻鞋, 
织作筐缉绩之具。
并编织放物的筐子、制作纺织的器具。 
及嫁,
等到出嫁的时候, 
始以
入门。
才以打扮修饰之身进入梁门。 
七日而鸿不
过门七天而梁鸿都没有答理她, 
妻乃跪床下
曰:
妻子就跪在床前询问他: 
“窃闻
高义,
“私下里听说您行义高尚, 
简斥数妇,
已经拒斥了数位女子的求婚, 
妾亦偃蹇数夫矣。
而为妾也怠慢过数位男子的求婚。 
今而见择,
现如今被您所看中, 
敢不请罪。”
怎敢不向您请罪呢。” 
鸿曰:
梁鸿说: 
“吾欲
之人,
“我需要的是穿生毛皮、粗布衣服的人, 
可与俱隐深山者尔。
是可以和我一起隐居在深山老林的。 
今乃衣
现在你却穿着华丽的丝织, 
傅粉墨,
白粉涂敷、黛墨描画, 
岂鸿所愿哉?”
哪里是我梁鸿所希望的?” 
妻曰:
妻子说: 
“以观夫子之志耳。
“(这样打扮)是为了试探一下先生的意愿罢了。 
妾自有隐居之服。”
为妾另外备有隐居的衣服呢。” 
乃更为椎髻,
于是梁妻重新梳了一个椎形的发髻, 
着布衣,
穿上了粗布制的衣服, 
操作而前。
然后一边做着事情一边来到梁鸿跟前。 
鸿大喜曰:
梁鸿极为高兴地说: 
“此真梁鸿妻也。
“这才真正是我梁鸿的妻子了。 
能奉我矣!”
这样就可以侍奉我了!” 
字之曰德曜,
便替她取表字为“德曜”, 
(名)孟光。
取名字为“孟光”。 
 
居有顷,
过了一段时间, 
妻曰:
妻子说: 
“常闻夫子欲隐居
“常常听说先生想隐居山林来躲避祸害, 
今何为默默?
为什么现在却了无声息了? 
无乃欲低头就之乎?”
恐怕是向世俗卑顺低头、屈服迁就了吧?” 
鸿曰:
梁鸿说: 
“诺。”
“好吧。” 
乃共入
山中,
就和妻子一起进入霸陵县的山中, 
以耕织为业,
以种田和纺织作为谋生的职业, 
咏《诗》《书》,
吟诵《诗》《书》, 
弹琴以自娱。
弹奏琴声来自以为乐。 
仰慕前世
由于仰慕前代那些志行高尚的人, 
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
而给汉初四皓以来的24位隐士作了颂赞的诗文。 
 

隐居流离生涯

因东出关,
梁鸿后来向东出函谷关, 
过京师,
路过京城洛阳, 
作《五噫之歌》曰:
作了一首《五噫之歌》说: 
彼北芒兮,
“登上那北芒山啊, 
噫!
噫! 
顾览帝京兮,
环视整个京城啊, 
噫!
噫! 
崔嵬兮,
宫殿高大矗立啊, 
噫!
噫! 
人之劬劳兮,
人民劳苦血汗啊, 
噫!
噫! 
未央兮,
苦累遥遥无期啊, 
噫!”
噫!” 
肃宗闻而非之,
肃宗皇帝(明帝)听说后很讨厌这首诗, 
求鸿不得。
派人搜捕梁鸿,结果没有抓到。 
乃易姓运期,
梁鸿于是改姓为“运期”, 
名耀,
取名为“耀”, 
字侯光,
取字为“侯光”, 
与妻子居齐鲁之间。
和妻子隐居在齐鲁一带。 
 
有顷,
又过了一段时间, 
又去
吴。
梁鸿离开了齐鲁地区去了吴国, 
将行,
临行的时候, 
作诗曰:
作了一首诗说: 
“逝旧邦兮遐征,
“离开旧日乡邦啊远道而出行, 
将遥集兮东南。
远途前去聚集啊就在那东南。 
兮伤悴,
内心深怀忧苦啊实在多悲伤, 
志菲菲兮升降。
心境忐忑不安啊忽升又忽降。 
欲乘策兮纵迈,
希望跨上骏马啊纵横去驰奔, 
疾吾俗兮作谗。
痛恨世俗奸小啊构陷而进谗。 
竞相举用邪枉啊为此罢正直, 
咸先佞兮蜒蜒。
都是巧佞在前啊急将谗言献。 
(聊)固靡惭兮独建,
本来无所惭愧啊自立有主见, 
冀异州兮尚贤。
希望异地之州啊崇德又尊贤。 
逍摇兮遨嬉,
且暂逍遥自得啊游玩且嬉戏, 
缵仲尼兮周流。
继承仲尼绪业啊来将六国游。 
傥云睹兮我悦,
看见洒脱高云啊让我颇喜悦, 
遂舍车兮即浮。
于是舍弃车驾啊立即乘船渡。 
过季札兮延陵,
寻访公子季札啊于是到延陵, 
求鲁连兮海隅。
求索义士鲁连啊因此走海曲。 
虽不察兮光貌,
虽然不能察见啊圣贤尊颜貌, 
幸神灵兮与休。
希望二人神灵啊一样皆美秀。 
惟季春兮华阜,
到了春季三月啊花朵最繁富, 
麦含含兮方秀。
麦苗长势茂盛啊穗抽将花吐。 
哀茂时兮逾迈,
哀伤旺盛时光啊行将要流逝, 
愍芳香兮日臭。
痛心草木芳香啊日日见衰朽。 
悼吾心兮不获,
我心充满恐惧啊到时无收获, 
长委结兮焉究!
长久怀恨在心啊哪里能穷究! 
口嚣嚣兮余讪,
众口争相谗毁啊诽谤不曾断, 
嗟恇恇兮谁留?”
嗟叹惶惶不安啊谁能在此留?” 
 
 
遂至吴,
于是到了吴地, 
大家皋伯通,
梁鸿托身于富家大室皋伯通, 
居庑下,
住在堂下的大屋, 
为人
舂。
受雇为人家舂捣谷物。 
每归,
每天回到家里时, 
妻为
妻子都为他准备好了饭食, 
不敢于鸿前仰视,
她不敢在梁鸿面前抬头, 
而是将盛食案盘举到和眉毛平齐的位置。 
伯通察而异之,
皋伯通细察这一切而感到奇怪, 
曰:
说: 
“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
“他一个佣人能使自己的妻子敬重他到这种程度, 
非凡人也。”
一定不是普通人。” 
舍之于家。
于是让他和自己一样住在家里。 
鸿
著书十余篇。
梁鸿潜心闭门、撰写了十多篇著作。 
疾且
后来梁鸿患了疾病并且日见危重, 
告主人曰:
对居所的主人皋伯通说: 
“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间,
“从前延陵季子(吴季札)将儿子埋在嬴、博两地之间, 
不归乡里,
不把灵柩运回乡里, 
慎勿令我子
归去。”
千万不要让我的儿子护送我的灵柩归葬故乡。” 
及卒,
在他死后, 
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
冢傍。
皋伯通等人在吴要离墓冢旁边为他求得一块墓地。 
咸曰:
众人都说: 
“要离
“要离是品格刚直之人, 
而伯鸾清高,
而伯鸾品节清白高洁, 
可令相近。”
可以让他们葬在一起。” 
葬毕,
安葬了梁鸿后, 
妻子归扶风。
他的妻子和子女都回扶风郡去了。  
 
初,
起初, 
鸿友人京兆高恢,
梁鸿的朋友京兆人高恢, 
少好《老子》,
年轻时爱好《老子》, 
隐于
中。
隐居在华阴山之中。 
及鸿东游思恢,
后来梁鸿东游的时候很想念高恢, 
作诗曰:
作了一首诗说: 
“鸟
兮友之期,
“鸟声嘤嚶和鸣啊为将友人来期待, 
念高子兮仆怀思,
常思有德高恢啊为我心中长相思, 
想念恢兮
集兹。”
想念惦念高恢啊浓聚深情在这里。” 
二人遂不复相见。
然而两人终究没有再度相见。 
恢亦
高恢也是刚正不屈的人, 
终身不仕。
终身都没有出来做官。 
 

严光不仕光武

严光字子陵,
严光字子陵, 
一名遵,
别名遵, 
会稽余姚人也。
会稽郡余姚县人。 
少有高名,
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气, 
与光武同游学。
曾和光武一起游历求学。 
及光武即位,
等到光武登上皇位, 
乃变名姓,
他就更名改姓, 
隐身不见。
归隐民间,不让人找到他。 
帝思其贤,
光武帝想到他很贤能, 
乃令以
访之。
就派人按照他的相貌四处察访。 
后齐国上言:
后来,齐国有人上报说: 
“有一男子,
“有一个男子, 
披羊裘钓泽中。”
披着羊皮裘在大泽之中垂钓。” 
帝疑其光,
光武帝怀疑那就是严光, 
乃备
玄纁,
就让人备好安车,带上专为延聘贤士的礼品--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 
遣使聘之。
派使者前去聘请他。 
三反而后至。
使者来回跑了三次才把严光请来。 
舍于北军,
光武帝让他住在北军军营, 
给床褥,
赐给他床褥, 
太官朝夕进膳。
让太官每日招待饮食。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
司徒侯霸与严光是旧交好友, 
遣使奉书。
派人送来书信。 
使人因谓光曰:
他让使者对严光说: 
“公闻先生至,
“司徒听说您来, 
欲即诣造。
真心实意地想马上来看你。 
迫于
但碍于职位的一些规矩, 
是以不获。
所以不能如愿。 
愿因日暮,
希望傍晚时分, 
自屈语言。”
能委屈您前去和他共叙旧情。” 
光不答,
严光不回答, 
乃投札与之,
就把信札丢给来人, 
口授曰:
口授说: 
足下:
“君房大人: 
位至鼎足,
你身居三公之位, 
甚善。
很好。 
怀仁辅
天下悦,
如果您能心怀仁义辅佐天子,天下的人都会高兴; 
阿谀顺旨
绝。”
如果您只会阿谀奉承顺从旨意,就会丢了性命。” 
霸得书,
侯霸收到信, 
封奏之。
把它密封了交给皇上。 
帝笑曰:
光武帝看了笑着说: 
“狂奴故态也。”
“这狂妄的家伙还是老样子!” 
车驾即日幸其馆。
圣驾当天就亲自来到严光居住的馆舍, 
光卧不起,
严光睡着不起来, 
帝即其卧所,
光武帝就进了他的卧室, 
抚光腹曰:
摸着他的肚皮说: 
“咄咄子陵,
“子陵啊子陵, 
不可相助为理邪?”
你就不肯辅助我治理国家吗?” 
光又眠不应,
严光又闭着眼睛不回答他, 
良久,
过了许久, 
乃张目熟视,
才睁开双眼注视着光武帝, 
曰:
说: 
“昔唐尧著德,
“过去唐尧德行很高,想将天子之位让给巢光, 
巢父洗耳。
但巢光却要洗净耳朵,不愿听他说些话。 
士故有志,
士人本来有自己的志向, 
何至相迫乎!”
又何必去逼迫他呢!” 
帝曰:
光武帝说: 
“子陵,
“子陵, 
我竟不能下汝邪?”
我真的就不能任用你吗?”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于是就登上车子长叹而去。 
 
复引光入,
光武帝又在宫中引见严光, 
论道旧故,
谈论往事, 
相对累日。
一直谈了几天。 
帝从容问光曰:
光武帝随便地问严光说: 
“朕何如昔时?”
“我和从前比怎么样?” 
对曰:
严光回答说: 
“陛下差增于往。”
“陛下比从前强了一些。” 
因共偃卧,
二人接着就同床而卧, 
光以足加帝腹上。
严光把腿架在光武帝的肚子上。 
明日,
第二天, 
太史奏客星犯
甚急。
太史上奏说客星侵犯了御座星,情况十分严重。 
帝笑曰:
光武帝笑着说: 
“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那是我的故交严子陵和我同床共卧罢了。” 
 
除为谏议大夫,
光武帝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严光不愿改变素来志行, 
乃耕于富春山,
就回到富春山耕作, 
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后人把他钓鱼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 
建武十七年,
建武十七年, 
复特征,
光武帝又专门征召他, 
不至。
他还是不去。 
年八十,
八十岁时, 
终于家。
在家中去世。 
帝伤惜之,
光武帝很伤怀痛惜他, 
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就下诏让郡县赐给他家钱币百万,谷物千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