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上
神武纪(上)
早年经历与异象
齐高祖神武皇帝,
齐高祖神武皇帝,
姓高名欢,
姓高名欢,
字贺六浑,
字贺六浑,
渤海蓚人也。
渤海..地人氏。
六世祖隐,
其六世祖隐,
晋玄菟太守。
晋时为玄菟太守。
隐生庆,
隐生庆,
庆生泰,
庆生泰,
泰生湖,
泰生湖,
三世仕慕容氏。
三代都在慕容氏朝为官。
及慕容宝败,
当慕容宝败亡之际,
国乱,
国家大乱,
湖率众归魏,
高湖便率领部分民众归顺了魏氏,
为右将军。
因此被委任为右将军。
湖生四子,
高湖生有四个儿子,
第三子谧,
第三子为谧,
仕魏,位至侍御史,
在魏做官至侍御史,
坐法徙居怀朔镇。
由于犯法获罪,遭流放而定居到了怀朔镇。
谧生皇考树,
谧生高欢的父亲树,
性通率,
树性格旷达坦率,
不事家业。
不理家业。
住居白道南,
居住在白道的南侧,
数有赤光紫气之异,
这里曾多次出现过赤光紫气,
邻人以为怪,
邻近的人们认为是灾祸作怪,
劝徙居以避之。
劝他搬家避害,可他却说:
皇考曰“安知非吉”居之自若。
“这难道不是吉兆?”依然住在此地未动。
及神武生而皇妣韩氏殂,
高欢生后,其母韩氏死了,
养於同产姊婿镇狱队尉景家。
父亲便把他寄养在姐夫镇狱队尉景的家里。
神武既累世北边,
神武帝的家世代定居在北方边地,
故习其俗,
所以习惯了当地的风俗,
遂同鲜卑。
成了地道的鲜卑人。
长而深沉有大度,
年岁稍长,显得深沉稳重、豁达大度,
轻财重士,
轻财重友,
为豪侠所宗。
被豪侠们所尊崇。
目有精光,
两眼炯炯有神,
长头高颧,
长脖子高颧骨,
齿白如玉,
齿白如玉石,
少有人杰表。
少有的俊杰伟人风度。
家贫,
家境贫寒,
及聘武明皇后,
到与武明皇后行定婚礼时,
始有马,
才开始有马,
得给镇为队主。
当兵入镇做了队主。
镇将辽西段长常奇神武貌,
镇将辽西人段长时常惊叹神武帝的容貌,对他说:
谓曰“君有康济才,
“君有济世安民之才,
终不徒然”便以子孙为托。
不会虚度一生的。”并且将子孙托付给他照顾。
及贵,
当神武大富大贵之时,
追赠长司空,
追赠段长为司空,
擢其子宁用之。
提拔他的儿子段宁做了官。
神武自队主转为函使。
神武帝从队主升任函使。
尝乘驿过建兴,
有一次乘驿马经过建兴,
云雾昼晦,
这里顿时云遮雾障,
雷声随之,
随之雷声隆隆,
半日乃绝,
许久才停息下来,
若有神应者。
好像是神灵在相互应和。
每行道路,
每当他骑马上路,
往来无风尘之色。
去去来来却没有风尘升腾。
又尝梦履众星而行,
又曾经梦见自己穿着很多星辰做成的鞋在赶路,
觉而内喜。
醒来时暗自高兴。
为函使六年,
做了六年的函使,
每至洛阳,
每次到洛阳,
给令史麻祥使。
都被令史麻祥驱使。
祥尝以肉啖神武,
祥曾经让神武吃肉,
神武性不立食,
神武没有站着吃的习惯,
坐而进之。
便坐下来吃了。
祥以为慢己,
祥认为神武坐着吃是大不恭敬,
笞神武四十。
用鞭子狠狠地将他抽打了四十多下。
及自洛阳还,
从洛阳回来后,
倾产以结客。
神武倾尽所有来网罗人才,
亲故怪问之,
亲戚朋友无法理解这种行为,就向他打听。
答曰“吾至洛阳,
神武回答说:“我到洛阳,
宿卫羽林相率焚领军张彝宅,
看到宿卫、羽林的兵士接连几次放火焚烧领军张彝的住宅,
朝廷惧其乱而不问。
朝廷害怕兵变不敢惩办凶手,
为政若此,
像这样执掌国政,
事可知也。
事情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财物岂可常守邪”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
钱财物品难道可以永远归自己所有?”从此开始,便有了澄清天下的志向。
与怀朔省事云中司马子如及秀容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为奔走之友,
同怀朔镇省事云中人司马子如、秀容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成了奔走之友,
怀朔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亦相友结。
怀朔镇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也成了神武的好朋友。
刘贵尝得一白鹰,
刘贵搞到过一只白猎鹰,
与神武及尉景、蔡俊、子如、贾显智等猎於沃野。
和神武以及尉景、蔡俊、子如、贾显智等一块到沃野打猎。
见一赤兔,
看见一只赤兔,纵鹰追赶,兔子却逃跑了,
每搏辄逸,
他们循着兔子跑的方向,
遂至回泽。
追到了深泽之中,
泽中有茅屋,
深泽里有座茅屋,
将奔入,
兔、鹰正想跑进去的时候,
有狗自屋中出,噬之,
有条狗突然从屋里冲了出来,
鹰兔俱死。
咬死了赤兔白鹰。
神武怒,
神武见此大怒,
以鸣镝射之,
用响箭射死了狗。
狗毙。
见狗被杀,
屋中有二人出,
屋内一下子跳出两个人,
持神武襟甚急。
抓着了神武的衣领,扭着不放。
其母两目盲,
这两个人的母亲双目失明,
曳杖呵其二子曰“何故触大家”出瓮中酒,
拖着拐杖喝斥道:“为何触犯大家?”令二子取出瓮中好酒,
烹羊以饭客。
杀猪宰羊,盛情款待神武一行。
因自言善暗相,
又自称会相面,
遍扪诸人皆贵,
将来人一一抚摸,结论都是大贵之相,不过,
而指麾俱由神武。
均得由神武统领节制。还说:
又曰“子如历位,
“司马子如居官显赫,
显智不善终”饭竟出,
贾显智却不能善终。”饭毕出门,
行数里还,
行了几里地后再返原地时,
更访之,
哪里还见人烟屋舍,
则本无人居,
原来那老妇是个神灵仙人。
乃向非人也。
因此,
由是诸人益加敬异。
朋友们越发尊崇神武。
投效尔朱氏
孝昌元年,
孝昌元年(525),
柔玄镇人杜洛周反於上谷,
柔玄镇人杜洛周在上谷扯旗造反,
神武乃与同志从之。
神武便和志同道合者参加了他的队伍。
丑其行事,
由于瞧不起杜洛周的行事,
私与尉景、段荣、蔡俊图之。
私自与尉景、段荣、蔡俊等谋划,试图杀死杜洛周,
不果而逃,
没有成功,
为其骑所追。
而遭杜氏的骑兵追捕。
文襄及魏永熙后皆幼,
文襄帝及魏永熙皇后两人年纪都小,
武明后於牛上抱负之。
武明皇后坐在牛背上抱着这两个孩子。
文襄屡落牛,
文襄几次从牛背上滑落下来,
神武弯弓将射之以决去。
神武准备射死这个儿子好快些逃走。
后呼荣求救,
武明皇后恳求段荣救助,
赖荣透下取之以免。
多亏段荣夺下神武手中的弓箭,文襄才幸免于死。
遂奔葛荣,
神武投奔葛荣,
又亡归尔朱荣於秀容。
又逃亡到秀容,归顺了尔朱荣。
先是,
早些时候,
刘贵事荣,
刘贵服事尔朱荣,
盛言神武美,
极力赞誉神武之美,
至是始得见,
此时才得见面,
以憔悴故,
由于疲劳憔悴,
未之奇也。
没有引起尔朱荣的惊奇。
贵乃为神武更衣,
刘贵便帮神武更衣换鞋,
复求见焉。
又一次见了面。
因随荣之厩。
继而跟着尔朱荣进到了马厩,
厩有恶马,
厩中关着匹烈马,
荣命翦之。
尔朱荣命令神武将它绑缚起来。
神武乃不加羁绊而翦,
神武未用马络头就捆绑住了,而且马一直是服服贴贴的。
竟不蹄啮,
完事后,
已而起曰“御恶人亦如此马矣”荣遂坐神武於床下,
站起身来说:“制服恶人就像降服这匹马一样。”尔朱荣便请神武坐于椅子上,
屏左右而访时事。
摈除左右向他请教时事。
神武曰“闻公有马十二谷,
神武说:“听说您在十二座山谷里喂养着马匹,
色别为群,
以马的颜色划分为群,
将此竟何用也”荣曰“但言尔意”神武曰“方今天子愚弱,
如此做有何用意?”尔朱荣说:“你尽管谈你的高见吧。”神武说:“当今天子愚笨懦弱,
太后淫乱,
太后淫乱,
孽宠擅命,
小人专权,
朝政不行。
朝政混乱,
以明公雄武,
以您的雄才武略,
乘时奋发,
乘此良机作为一番,
讨郑俨、徐纥而清帝侧,
讨伐郑俨、徐纥,清除帝侧,
霸业可举鞭而成。
成就霸王之业不过是举手之劳。
此贺六浑之意也”荣大悦,
这便是我贺六浑的看法。”尔朱荣大喜过望,
语自日中至夜半,
从中午一直谈到深夜,
乃出。
神武才告辞离去。
自是每参军谋。
从此之后多次参预机密。
后从荣徙据并州,
后随尔朱荣移据并州,
抵扬州邑人庞苍鹰,
入扬州邑人庞苍鹰宅,
止团焦中。
住在圆形草屋中。
每从外归,
每次从外边回来,
主人遥闻行响动地。
即使他还在很远的地方行走,屋主人都能听到十分响亮的脚步声。
苍鹰母数见团焦赤气赫然属天。
苍鹰的母亲多次看到草屋顶上赤气冲天。
又苍鹰尝夜欲入,
有次苍鹰打算潜入神武的草屋,
有青衣人拔刀叱曰“何故触王”言讫不见。
却被一执刀的青衣人拦住,叱问道:“为何触犯大王?”说完,便没了身影。
始以为异,
苍鹰开始惊异了,
密觇之,
曾密密地窥视,
唯见赤蛇蟠床上,
只见一条赤蛇蟠卧在床上,
乃益惊异。
因而更加惊讶。
因杀牛分肉,
于是宰牛割肉,
厚以相奉。
以厚礼相待。
苍鹰母求以神武为义子。
苍鹰之母请求神武做自己的义子。
及得志,
到神武得志,
以其宅为第,
将苍鹰的住屋作为寝宫,
号为南宅。
唤作“南宅”。
虽门巷开广,
宽门大户,
堂宇崇丽,
屋室高敞,
其本所住团焦,
他曾经居住过的茅草屋,
以石垩涂之,
其墙则用石灰涂抹,
留而不毁,
认真加以保护,
至文宣时,
到文宣帝时便成了宫殿———不久,
遂为宫。
既而荣以神武为亲信都督。
尔朱荣便任命神武做了亲信都督。
於时魏明帝衔郑俨、徐纥,逼灵太后,
此时,北魏孝明帝不满郑俨、徐纥等人逼迫灵太后的行为,
未敢制,
但却不敢下诏制裁,
私使荣举兵内向。
就偷偷下令尔朱荣举兵围攻都城。
荣以神武为前锋。
尔朱荣指派神武为前锋。
至上党,
军队抵达上党,
明帝又私诏停之。
明帝又秘密下诏,命令停止前进。
及帝暴崩,
到明帝突然驾崩时,
荣遂入洛,
尔朱荣才举兵进入洛阳,
因将篡位。
准备趁机篡政。
神武谏,
神武进谏,
恐不听,
怕他不听,
请铸像卜之,
就请铸铜像卜其吉凶,
铸不成,
铜像没有铸成,
乃止。
因此尔朱荣也就停止了篡权活动。
孝庄帝立,
魏孝庄帝即位,
以定策勋,
由于定策的功劳,
封铜鞮伯。
封神武为铜..伯。
及尔朱荣击葛荣,
尔朱荣攻打葛荣,
令神武喻下贼别称王者七人。
命令神武开导晓谕七个称王的盗贼归服。
后与行台於晖破羊侃於泰山,
后同行台于晖在泰山打垮了羊侃,
寻与元天穆破邢杲於济南。
又很快在济南与天元穆一块大败邢杲。
累迁第三镇人酋长,
升官为第三镇人酋长,
常在荣帐内。
经常出入于尔朱荣的军帐。
荣尝问左右曰“一日无我,
尔朱荣曾向左右打听说:“假如哪天没了我,
谁可主军”皆称尔朱兆。
谁可顶替我统帅军队?”众人都推尔朱兆。尔朱荣说:
曰“此正可统三千骑以还,
“这正好可以让我带领三千骑兵返归,
堪代我主众者,唯贺六浑耳”因诫兆曰“尔非其匹,
能够代我主大事的只有贺六浑这个人。”并告诫尔朱兆:“你不是他的对手,
终当为其穿鼻”乃以神武为晋州刺史。
最终你会被人家制服的。”就任命神武做了晋州刺史。
於是大聚敛,
神武为刺史后大力集聚财粮,
因刘贵货荣下要人,
安排刘贵贿赂收买尔朱荣手下的重要人物,
尽得其意。
目标一个接一个地实现。
时州库角无故自鸣,
这时州库的屋角无缘无故地发出声响,
神武异之,
神武为此惊异,不多时日,
无几而孝庄诛荣。
孝庄帝诛杀了尔朱荣。
与尔朱氏决裂
及尔朱兆自晋阳将举兵赴洛,
尔朱兆率兵从晋阳赶赴洛阳,
召神武。
征召神武。
神武使长史孙腾辞以绛蜀、汾胡欲反,
神武打发长史孙腾借口绛蜀、汾胡诸地将要反叛,
不可委去。
情况危急而予以推辞,
兆恨焉。
尔朱兆就怀恨在心了。
腾复命,
孙腾回来向神武作了报告。
神武曰“兆举兵犯上,
神武说:“尔朱兆领兵犯上,
此大贼也,
是最大的盗贼,
吾不能久事之”自是始有图兆计。
我不能长期侍奉他。”从此开始便有了图谋尔朱兆的打算。
及兆入洛,
尔朱兆一进入洛阳,
执庄帝以北,
押解着孝庄帝往北而去,
神武闻之,
听到这个消息,
大惊。
神武大吃一惊。
又使孙腾伪贺兆,
又派孙腾假装成祝贺尔朱兆的使者,
因密觇孝庄所在,
趁机秘密打听孝庄帝的囚拘之所,准备偷抢出来,
将劫以举义,
以举大事,
不果。
却没有成功。
乃以书喻之,
于是写信向尔朱兆晓以大义,
言不宜执天子以受恶名於海内。
说不应当拘押天子而让天下人唾骂。
兆不纳,
尔朱兆置之不理,
杀帝,
杀了孝庄帝,
而与尔朱世隆等立长广王晔,
同尔朱世隆等人立长广王晔为帝,
改元建明。
改年号为建明。
封神武为平阳郡公。
封神武为平阳郡公。
及费也头纥豆陵步藩入秀容,
当费也头纥豆陵步藩侵占秀容,
逼晋阳,
紧逼晋阳时,
兆征神武。
尔朱兆召唤神武。
神武将往,
神武准备前往,
贺拔焉过儿请缓行以弊之。
贺拔焉过儿请求不要赴命好使尔朱兆陷入疲困。
神武乃往往逗遛,
神武就故意延滞逗留,
辞以河无桥不得渡。
还借口河上无桥没法渡过。
步藩军盛,
步藩兵强马壮,
兆败走。
尔朱兆大败逃跑。
初,
当初,
孝庄之诛尔朱荣,
孝庄帝处死尔朱荣,
知其党必有逆谋,
预料到他的党徒一定会有反叛之心,
乃密敕步藩令袭其后。
就秘密诏令步藩偷袭他的后部。
步藩既败兆等,
步藩打败尔朱兆后,于是军队人数增多,
以兵势日盛,
力量更大,
兆又请救於神武。
尔朱兆又向神武求救,
神武内图兆,
神武暗地里想谋取尔朱兆,
复虑步藩后之难除,
又考虑到步藩在后部的祸患难以消除,于是就同他配合,
乃与兆悉力破之。
竭尽全力打败了步藩。
藩死,
步藩死后,
深德神武,
尔朱兆十分感恩戴德,
誓为兄弟。
两人便结拜成了兄弟。
时世隆、度律、彦伯共执朝政,
这时世隆、度律、彦伯共同执掌朝政。
天光据关右,
天光占据关右,
兆据并州,
尔朱兆盘踞并州,
仲远据东郡,
仲远领有东都,
各拥兵为暴,
各自拥兵为暴,
天下苦之。
却害苦了老百姓。
葛荣众流入并、肆者二十馀万,
葛荣部众流亡入并、肆两地者达二十多万,
为契胡陵暴,
却遭契胡凌辱残害,
皆不聊生,
无法生活,
大小二十六反,
被迫举行了大小二十六次反叛,
诛夷者半,
受屠戮者过半,
犹草窃不止。
但他们依然处于无休止的被掠夺之中。
兆患之,
尔朱兆对此十分担扰,
问计於神武。
就向神武请教处置的办法。
神武曰“六镇反残,
神武说:“六镇造反留下来的人,
不可尽杀,
不能全部杀掉,
宜选王素腹心者私使统焉。
应该挑选您的心腹之人悄悄地统领起来。
若有犯者,
如再造反,
直罪其帅,
只向其头目问罪,
则所罪者寡”兆曰“善,
那么想造反的人就减少了。”尔朱兆说:“是呀,
谁可行也”贺拔允时在坐,
谁可担当此项任务?”当时坐在旁边的贺拔允听说后,
请神武。
马上向神武请求这个差事。
神武拳殴之,
神武向其猛击几拳,
折其一齿,
打断了他的一颗牙齿,数落说:
曰“生平天柱时,
“天柱在世时,
奴辈伏处分如鹰犬,
我辈老老实实,像鹰犬一样地听使唤。
今日天下安置在王,
那么今天的安排全在大王。
而阿鞠泥敢诬下罔上,
你阿鞠泥胆敢诬下欺上,
请杀之”兆以神武为诚,
我请求大王杀了你!”尔朱兆以为神武忠诚,
遂以委焉。
就委以这项重任。
神武以兆醉,
神武感觉到尔朱兆喝醉了,
恐醒后或致疑贰,
担心他酒醒后起疑心而生反悔,
遂出,
马上出门,
宣言受委统州镇兵,
向人们宣布自己受尔朱兆之托统领本州镇兵,
可集汾东受令。
可以聚集汾东待命。
乃建牙阳曲川,
接着在阳曲川建立军旗,
陈部分。
布置战阵。
有款军门者,
有个叩击军门的男子,
绛巾袍,
头裹红巾身著红袍,
自称梗杨驿子,
自称是梗杨驿站的人,
愿厕左右。
愿意服侍左右。
访之,
神武问他有何特长,
则以力闻,
答曰力大无比,
常於并州市搭杀人者,
常在并州城里殴打那些杀人凶手,
乃署为亲信。
因此留他做了亲信。
兵士素恶兆而乐神武,
兵士们一向讨厌尔朱兆而喜欢神武,
於是莫不皆至。
在这个时候纷纷前来投靠。
居无何,
过了不长时间,
又使刘贵请兆,
神武再次派遣刘贵向尔朱兆提出请求,
以并、肆频岁霜旱,
以并、肆等地连年天灾,
降户掘黄鼠而食之,
迫使降户挖掘黄鼠作为充饥之食,
皆面无谷色,
所以人人面有菜色,
徒污人国土,
白白玷污了人家的土地,
请令就食山东,
希望让这批人前往山东谋生,
待温饱而处分之。
等待温饱之后再作安置,
兆从其议。
尔朱兆接受了神武的建议。
其长史慕容绍宗谏曰“不可,
可是尔朱兆的长史慕容绍宗不同意,进谏说:“这样不妥吧?
今四方扰扰,
如今天下大乱,
人怀异望,
人人都有野心,
况高公雄略,
何况高公雄才大略,
又握大兵,
又手握重兵,
将不可为”兆曰“香火重誓,
您将无法驾驭。”尔朱兆说:“我们是结拜兄弟,没有什么担忧的。”
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
绍宗说:“亲兄弟都会互相猜疑,结拜兄弟就更加难免了。”
何论香火”时兆左右已受神武金,
此时尔朱兆的左右都接受过神武的贿赂,
因谮绍宗与神武旧有隙,
便乘机攻击绍宗与神武早有矛盾,
兆乃禁绍宗而催神武发。
这样尔朱兆就拘捕了绍宗,并催神武赶快上路。
神武乃自晋阳出滏口。
神武从晋阳动身出了滏口。
路逢尔朱荣妻乡郡长公主,
途中碰到了尔朱荣寡妻乡郡长公主,
自洛阳来,马三百匹,
长公主从洛阳带了三百匹马来,
尽夺易之。
神武全部夺归己有。
兆闻,
尔朱兆听到这个消息,
乃释绍宗而问焉。
马上释放绍宗,并向他请教对付神武的办法。
绍宗曰“犹掌握中物也”於是自追神武。
绍宗说:“他还是大王的掌中之物。”尔朱兆亲自追赶神武,
至襄垣,
抵达襄垣,
会漳水暴长,
恰逢漳水暴涨,
桥坏。
桥被冲坏。
神武隔水拜曰“所以借公主马,
神武在漳河对岸解释说:“我借用长公主的马匹,
非有他故,
没有别的企图,
备山东盗耳。
只是为了防备山东的盗贼而已。
王受公主言,
大王您听了公主的话,
自来赐追,
亲自追我,
今渡河而死不辞,
眼下不渡过河来狠狠给以训斥的话,
此众便叛”兆自陈无此意,
兵众便生叛离之心。”尔朱兆自称没有这种想法,
因轻马渡,
便骑着马渡过河来,
与神武坐幕下,
与神武一同坐于军帐之下,
陈谢,
道歉后,
遂授刀引头,
拔出刀还伸过头来,
使神武斫己。
请求神武砍杀。
神武大哭曰“自天柱薨背,
神武号哭着说:“自从天柱遇难后,
贺六浑更何所仰,
我贺六浑再也没有靠山了。
愿大家千万岁,
我祝愿大王您千岁万岁,
以申力用。
好让我永远为您服务。
今旁人构间至此,
如今有人这样挑拨离间,
大家何忍复出此言”兆投刀於地,
大王您为什么还要讲出这样的话来?”尔朱兆掷刀于地。
遂刑白马而盟,
于是杀白马结盟,
誓为兄弟,
再为兄弟。神武留尔朱兆住下,
留宿夜饮。
还设宴款待。
尉景伏壮士欲执兆,
尉景事前埋伏兵士试图将其生擒。
神武啮臂止之曰“今杀之,
神武咬破胳膊制止说:“现在杀死他,
其党必奔归聚结。
他的部众一定要跑回去聚集兵马报复的。
兵饑马瘦,
我们的士兵饥饿,战马羸弱,
不可相支,
不可抗衡,
若英雄崛起,
倘若此时英雄豪杰振臂一呼,
则为害滋甚。
那么祸害就会更加厉害。
不如且置之。
不如姑且让他多活几天。
兆虽劲捷,而凶狡无谋,
尔朱兆虽然力大敏捷、凶残却无谋略,
不足图也”旦日,
不是我们的对手。”第二天,
兆归营,
尔朱兆返回军营后,
又召神武,
又召请神武,
神武将上马诣之,
神武准备骑马前往,
孙腾牵衣,
孙腾拉了拉他的衣服,
乃止。
神武就没有上道。
兆隔水肆骂,
尔朱兆隔着漳水大声谩骂,
驰还晋阳。
之后跑回了晋阳。
兆心腹念贤领降户家累别为营,
尔朱兆的心腹念贤带领降户人家分别组成营伍,
神武伪与之善,
神武假装亲近,
观其佩刀,
借口观看他的佩刀,
因取之以杀其从者,
顺势杀掉了他和几个随从,
从者尽散。
其余的侍卫吓得赶快逃走。
於是士众咸悦,
因而士众都十分喜悦,
倍愿附从。
更加希望跟从神武。
初,
当初,
魏真君中内学者奏言上党有天子气,
魏真君的侍从文人上书,说上党有天子气,
云在壶关大王山。
位居壶关大王山。
太武帝於是南巡以厌当之,
太武帝南巡抵制压迫这种天子气,
累石为三封,
垒积石块成为三堆,
斩其北凤凰山,
截断北侧的凤凰山,
以毁其形。
破坏了它的形体。
后上党人居晋阳者,
后来定居于晋阳的上党人,
号上党坊,
称自己的住地叫“上党坊”,
神武实居之。
事实上,神武就住在这里。
及是行,
等到行进到大王山,
舍大王山六旬而进。
驻扎了六十多天才开拔。
将出滏口,
快出滏口时,
倍加约束,纤毫之物,
更是注意约束部众,
不听侵犯。
力争丝毫不犯。
将过麦地,
从麦地边走过,
神武辄步牵马。
神武则步行牵马。
远近闻之,
远近的民众听说这些事后,
皆称高仪同将兵整肃,
都称赞高仪同治兵严整,
益归心焉。
更是心悦诚服地归顺了过来。
遂前行,
继续前进,
屯邺,
屯驻邺地,
求粮相州刺史刘诞,
向相州刺史刘诞借粮,
诞不供。
诞不给,
有车营租米,神武自取之。
神武就将车营租米夺了过来。
信都建义起兵
魏普泰元年二月,
魏普泰元年(531)二月,
神武自军次信都,
神武率军驻扎信都,
高乾、封隆之开门以待,
高乾、封隆之大开城门等候着,
遂据冀州。
很快就占领了冀州。
是月,
本月,
尔朱度律废元晔而立节闵帝,
尔朱度律废元晔立节闵为皇帝,
欲羁縻神武。
想羁縻住神武。
三月,
三月,
乃白节闵帝,封神武为渤海王,
请求节闵帝封神武为渤海王,
征使入觐。
征召使其入朝觐见。
神武辞。
神武推辞未去。
四月癸巳,
四月,
又加授东道大行台、第一镇人酋长。
又加授神武东道大行台、第一镇人酋长。
庞苍鹰自太原来奔,
庞苍鹰从太原跑来投奔,
神武以为行台郎,
神武任命他做行台郎,
寻以为安州刺史。
不久升任安州刺史。
神武自向山东,
神武率众挺进山东,
养士缮甲,
养育兵士,修理武器,
禁侵掠,
禁止侵占掠夺,
百姓归心。
更赢得了百姓的归附。
乃诈为书,
神武伪造书信,
言尔朱兆将以六镇人配契胡为部曲,
说尔朱兆拟将六镇人分配给契胡为部曲,
众皆愁怨。
因此使这些人十分愁苦怨恨。
又为并州符,
又制成并州符节,
征兵讨步落稽。
征兵讨伐步落稽。
发万人,
发动万人,
将遣之,
准备派遣出去,
孙腾、尉景为请留五日,
孙腾、尉景假意请求延缓五天动身,
如此者再。
这样反复了几次。
神武亲送之郊,
神武亲自送到郊外,
雪涕执别,
流着泪向六镇人道别,
人皆号恸,
人们都十分悲痛,
哭声动地。
哭声震天。
神武乃喻之曰“与尔俱失乡客,
神武开导说:“我和你们一样,同是流离失所之人,正因为如此,
义同一家,
我们就是一家人,
不意在上乃尔征召。
想不到大王突然有此征召。
直向西已当死,
一直向西吧,按法令规定该杀;
后军期又当死,
延迟军期吧,也是被杀;
配国人又当死,
分配给契胡人吧,还是死,怎么办啦?”六镇人说:
奈何”众曰“唯有反耳”神武曰“反是急计,
“只有反了。”神武说:“造反是最好的办法,
须推一人为主”众愿奉神武。
但应推举一人主持。”众人都愿意听从神武指挥。
神武曰“尔乡里难制,
神武又说:“我们乡下人难以约束,
不见葛荣乎。
葛荣的下场大家看到过吧?
虽百万众,
虽拥众百万,
无刑法,
无条令法律,
终自灰灭。
结果便是自取灭亡。
今以吾为主,
眼下大家推我为主,
当与前异,
应当与以前有所区别,
不得欺汉儿,
即不得欺侮汉人,
不得犯军令,
不得触犯军令,
生死任吾则可,
死生均听任我安排才行,
不尔不能为,
否则,
取笑天下”众皆顿颡,
就会被天下人耻笑。”众皆诺诺,
死生唯命。
死生听命。
神武曰若不得已。
神武佯装无可奈何,
明日,
次日,
椎牛飨士,
杀牛犒劳士卒,
喻以讨尔朱之意。
宣布攻讨尔朱兆的用意。
封隆之进曰“千载一时,
封隆之进言说:“真是千载一时的好机会,
普天幸甚”神武曰“讨贼,
天下所有人的大幸。”神武回答说:“讨伐盗贼,
大顺也。
大顺民心;
拯时,
拯救时局,
大业也。
大功伟业。
吾虽不武,
我虽不武,
以死继之,
以死继之,
何敢让焉”
哪敢推辞呢。”
韩陵决战定鼎
六月庚子,
六月,
建义於信都,
在信都举起义旗,
尚未显背尔朱氏。
但还没有公开背叛尔朱氏。
及李元忠与高乾平殷州,
到李元忠与高乾平定殷州,
斩尔朱羽生首来谒,
斩尔朱羽生头颅前来拜谒,
神武抚膺曰“今日反决矣”乃以元忠为殷州刺史。
神武捶胸道:“今天反叛定了!”于是便委元忠为殷州刺史。
是时兵威既振,
此时,军力猛增,
乃抗表罪状尔朱氏。
乃上书揭发尔朱氏罪行,
世隆等秘表不通。
但世隆等人扣压上书没有向节闵帝禀告。
八月,
八月,
尔朱兆攻陷殷州,
尔朱兆攻克殷州,
李元忠来奔。
李元忠逃到了神武驻地。
孙腾以为朝廷隔绝,
孙腾认为朝廷隔绝,
不权立天子,
不临时立一天子,
则众望无所系。
那么众望就无所归依。
十月壬寅,
十月,
奉章武王融子渤海太守朗为皇帝,
奉章武王融之子渤海太守朗为皇帝,
年号中兴,
年号中兴,
是为废帝。
这便是魏朝的废帝。
时度律、仲远军次阳平,
时度律、仲远军队驻扎在阳平,
尔朱兆会之。
尔朱兆与他们见了面。
神武用窦泰策,
神武采用窦泰计策,
纵反间,
实行反间,
度律、仲远不战而还。
度律、仲远不战而返,
神武乃败兆於广阿。
神武便在广阿打败了尔朱兆。
十一月,
十一月,
攻邺,
进攻邺城,
相州刺史刘诞婴城固守。
相州刺史刘诞闭城固守,
神武起土山,
神武命令兵士堆起土山,
为地道,
挖掘地道,
往往建大柱,
并到处立起大木柱,
一时焚之,
之后一齐点火焚烧这些柱子,
城陷入地。
城陷到了地下。
麻祥时为汤阴令,
这时麻祥为汤阴县令,
神武呼之曰“麻都”祥惭而逃。
神武喊他“麻都”,麻祥羞愧,逃走了。
永熙元年正月壬午,
永熙元年(532)正月,
拔邺城,
攻克邺城,
据之。
并占领了它。
废帝进神武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
废帝晋升神武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
是时青州建义,
与此同时,
大都督崔灵珍、大都督耿翔皆遣使归附。
青州树起义旗的大都督崔灵珍、大都督耿翔均派遣使者请求归附,
行汾州事刘贵弃城来降。
行汾州刺史事刘贵弃城前来投降。
闰三月,
闰三月,
尔朱天光自长安、兆自并州、度律自洛阳、仲远自东郡同会邺,
尔朱天光从长安,尔朱兆由并州,度律从洛阳,仲远由东都出发会合邺城,
众号二十万,
号称兵众二十万,
挟洹水而军,
依洹水布置战阵,
节闵以长孙承业为大行台总督焉。
节闵帝委派长孙承业为大行台总督其事。
神武令封隆之守邺,
神武命令封隆之固守邺城,
自出顿紫陌。
自己率兵离邺屯驻紫陌。
时马不满二千,
此时神武拥有的战马不足二千,
步兵不至三万,
步兵不满三万,
众寡不敌。
众寡悬殊。
乃於韩陵为圆阵,
神武在韩陵布置圆形军阵,
连牛驴以塞归道,
连结牛驴阻塞了归路,
於是将士皆有死志,
使得将士都有了决一死战的斗志,
四面赴击之。
四面八方攻打敌人。
尔朱兆责神武以背己,
尔朱兆谴责神武叛逆。
神武曰“本戮力者,
神武称:“戮力同心,
共辅王室,
为的是共同辅佐王室,
今帝何在”兆曰“永安枉害天柱,
如今皇帝在哪?”尔朱兆答:“永安皇帝冤杀天柱,
我报仇耳”神武曰“我昔日亲闻天柱计,
我只不过是替他报仇罢了。”神武道:“我往昔亲耳聆听了天柱的大计,
汝在户前立,
当时你就站在门前,
岂得言不反邪。
难道能讲不反的话吗?
且以君杀臣,
再说君杀臣,
何报之有。
有何仇可报,
今日义绝矣”乃合战,
今天我们就断绝关系吧。”言毕,双方交战,
大败之。
神武大胜。
尔朱兆对慕容绍宗叩心曰“不用公言,
尔朱兆对着慕容绍宗拍打着胸脯说:“我不听您的话,
以至於此”将轻走。
终于得到了如此下场。”说着就想轻装逃跑。
绍宗反旗鸣角,
绍宗将前军旗帜移后,吹响鼓角,
收聚散卒,
收聚残兵,
成军容而西上。
组成军队的阵势向西撤去。
高季式以七骑追奔,
高季式率七骑追击,
度野马岗,
翻过野马岗,
与兆遇。
碰到了尔朱兆。
高昂望之不见,
高昂在很高的地方都看不到季式,
哭曰“丧吾弟矣”夜久,
哭泣着说:“我失掉了亲弟弟啦!”夜很深了,
季式还,
季式才回来,
血满袖。
血流满衣。
斛斯椿倍道先据河桥。
斛斯椿兼程而行先占据了河桥。
初,
当初,
普泰元年十月,
即普泰元年(531)十月,
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聚於觜,
岁星、荧惑、镇星、太白相聚于觜,
参色甚明。
亮灿灿的。
太史占云当有王者兴。
太史占卜后说:“这是王者兴起之兆。”
是时神武起於信都,
此时神武从信都起军,
至是而破兆等。
到这个时候便打败了尔朱兆等部。
四月,
四月,
斛斯椿执天光、度律送洛阳。
斛斯椿捉住天光、度律解送到了神武那里。
长孙承业遣都督贾显智、张欢入洛阳,
长孙承业派遣都督贾显智、张欢入洛阳,
执世隆、彦伯斩之。
活捉了世隆、彦伯,并开刀问斩。
兆奔并州。
尔朱兆逃到并州。
仲远奔梁州,
仲远跑往梁州,
遂死焉。
很快就死在了这里。
时凶蠹既除,
是时凶暴已除,
朝廷庆悦。
朝廷喜悦。
初,未战之前月,
当初战事未起的前一个月,
章武人张绍夜中忽被数骑将逾城,
章武人张绍半夜里突然被几位骑士挟持翻过城墙,
至一大将军前,
来到一大将军面前。
敕绍为军导向邺,
大将军命令张绍做向导,领兵往邺,
云佐受命者除残贼。
为的是辅佐朝廷除去残贼。
绍回视之,
张绍回过头来看时,
兵不测,
士卒极多,
整疾无声。
但却异常整肃没有一点声响。
将至邺,
快到邺城了,
乃放焉。
才放他回家。
及战之日,
到交战这天,
尔朱氏军人见阵外士马四合,
尔朱氏军人见军阵外神武的骑兵步卒四面逼近,
盖神助也。
大概是得到了天神的帮助。
既而神武至洛阳,
紧接着神武就进入了洛阳,
废节闵及中兴主而立孝武。
废掉节闵帝和中兴主而立孝武。
孝武既即位,
孝武即位,
授神武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
授神武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
增封并前十五万户。
增加封地连前累计十五万户。
神武辞天柱,
神武不接受天柱大将军之职,
减户五万。
还请求减少五万封户。
壬辰,
过了几天,
还邺,
还邺,
魏帝饯於乾脯山,
魏帝在乾脯山摆设宴席,
执手而别。
同神武手拉手相互道别。
巩固统治
七月壬寅,
七月,
神武帅师北伐尔朱兆。
神武率部北伐尔朱兆。
封隆之言“侍中斛斯椿、贺拔胜、贾显智等往事尔朱,
封隆之说:“侍中斛斯椿、贺拔胜、贾显智等人以前服侍尔朱氏,
普皆反噬,
都是忘恩负义之徒,
今在京师,
现在住在京城,
宠任,
受宠遇,
必构祸隙”神武深以为然,
一定会制造事端的。”神武很是赞同这一看法,
乃归天光、度律於京师,
押解天光、度律来京师后,
斩之。
就处死了他们。
遂自滏口入。
于是神武从滏口进入。
尔朱兆大掠晋阳,
尔朱兆大肆抢掠晋阳,
北保秀容。
北保秀容,
并州平。
平定并州。
神武以晋阳四塞,
神武认为晋阳四周阻塞,
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焉。
就将大丞相府安置到了这里。
尔朱兆既至秀容,
尔朱兆已经到了秀容,
分兵守险,
分兵把守险要之处,
出入寇抄。
时常派兵出去抢劫骚扰。
神武扬声讨之,
神武公开宣言讨伐,
师出止者数四,
却是干打雷不下雨,
兆意怠。
因此尔朱兆便放松了警惕。
神武揣其岁首当宴会,
神武估摸到新年时尔朱兆要宴会,
遣窦泰以精骑驰之,
就派遣窦泰率领最精锐的骑兵急奔秀容,
一日一夜行三百里,
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
神武以大军继之。
接着神武又派出主力紧随其后。
二年正月,
二年正月,
窦泰奄至尔朱兆庭。
窦泰悄悄地进到了尔朱兆的庭院之中。
军人因宴休惰,
尔朱兆的兵士由于大吃猛喝十分庸懒,
忽见泰军,
猛然看到窦泰的骑兵,
惊走。
都惊慌而逃,
追破之於赤洪岭。
追赶到赤洪岭,打垮了他们。
兆自缢,
尔朱兆上吊自杀,
神武亲临厚葬之。
神武亲临丧场,用厚礼安葬。
慕容绍宗以尔朱荣妻子及馀众自保乌突城,
慕容绍宗带着尔朱荣的妻、子和剩余的部众固守乌突城,
降,
投降后,
神武以义故,
神武认为他有义,
待之甚厚。
待其十分厚重。
神武之入洛也,
神武占据洛阳后,
尔朱仲远部下都督桥宁、张子期自滑台归命,
尔朱仲远部下都督桥宁、张子期从滑台赶来归附,
神武以其助乱,
神武认为他们助纣为虐,
且数反覆,
而且反复无常,
皆斩之。
就杀掉了他们。
斛斯椿由是内不自安,
斛斯椿因此内心恐惧,
乃与南阳王宝炬及武卫将军元毗、魏光、王思政构神武於魏帝。
就与南阳王宝炬及武卫将军元毗、魏光、王思政在魏帝面前诬陷神武。
舍人元士弼又奏神武受敕大不敬。
舍人元士弼又奏报神武接受诏书时极不恭敬。
故魏帝心贰於贺拔岳。
先前魏帝对贺拔岳有疑心。
初,孝明之时,
孝明帝时,
洛下以两拔相击,
洛阳城中两拔互相搏击,
谣言曰“铜拔打铁拔,
谣言说:“铜拔打铁拔,
元家世将末”好事者以二拔谓拓拔、贺拔,
元家将败亡。”好事者附会二拔为拓拔、贺拔,
言俱将衰败之兆。
讲的是这两家都即将衰败的征兆。
时司空高乾密启神武,
此时司空高乾密函告知神武,
言魏帝之贰,
称魏帝贰心,
神武封呈。
神武就将此密信上呈。
魏帝杀之,
魏帝就杀了高乾,
又遣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密敕长乐太守庞苍鹰令杀其弟昂。
又遣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密令长乐太守庞苍鹰杀掉高乾的弟弟昂。
昂先闻其兄死,
昂早就听到兄遇害的消息,
以槊刺柱,
用长矛刺柱,
伏壮士执绍业於路,
在路旁埋伏壮士活捉了潘绍业,
得敕书於袍领,
并从其身上搜到了魏帝的敕书,
来奔。
然后前来投奔神武。
神武抱其首,
神武抱着高乾的头颅,
哭曰“天子枉害司空”遽使以白武幡劳其家属。
哭着说:“天子冤枉杀了我们的司空!”马上让人用白武幡安慰其家属。
时乾次弟慎在光州,
这时高乾的另一个弟弟高慎在光州,
为政严猛,
为政严猛,
又纵部下取纳,
又纵容部下巧取豪夺,
魏帝使代之。
魏帝撤了他的职。
慎闻难,
高慎听到这不好的消息,
将奔梁。
打算逃亡梁州。其部将劝慰道:
其属曰“公家勋重,
“您有大功于国,
必不兄弟相及”乃弊衣推鹿车归渤海。
不一定受株连。”高慎就穿着破衣推着小车回到渤海。
逢使者,
路上遇到使者,
亦来奔。
就跟着投奔了神武。
於是魏帝与神武隙矣。
于是魏帝与神武有了隔阂。
阿至罗虏正光以前常称藩,
阿至罗人正光年前常对魏称臣,
自魏朝多事,
自从朝廷多事,
皆叛。
都叛变了。
神武遣使招纳,
神武派遣使者招纳,
便附款。
他们就归顺了。
先是,
先前,
诏以寇贼平,
魏帝诏令平定贼寇后,
罢行台。
罢除行台。
至是,
到那个时候,
以殊俗归降,
异族纷纷归附,
复授神武大行台,
又授神武大行台,
随机处分。
给予相机处事的权力。
神武常赉其粟帛,
神武送给异族人粮食衣服,
议者以为徒费无益,
旁人认为这是浪费,得不到益处,
神武不从,
神武不听,
抚慰如初。
一如既往地进行安抚。
其酋帅吐陈等感恩,
酋帅吐陈等人感恩不尽,
皆从指麾,
都愿意听从指挥,
救曹泥,
救曹泥,
取万俟受洛干,
取万俟受洛干,
大收其用。
起了极大作用。
河西费也头虏纥豆陵伊利居河池,
河西费也头人纥豆陵伊利盘踞于河池,
恃险拥众,
拥众恃险,
神武遣长史侯景屡招不从。
神武虽多次派遣长史侯景招附,但他却不顺从。